冬至节,山东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要吃水饺或者馄饨,有的还要喝酒。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,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,因为“饺儿”谐音“胶耳”。山东一些地区普遍有学生拜老师和晚辈拜长辈的习俗,农家有祭祖的习俗。
临沂、邹城、新泰等地有蒸冬的习俗。临沂用五谷杂粮面蒸窝头,邹城蒸饽饽,传说蒸冬是为了祈祷来年扬场时有风。民谣说:“蒸冬蒸冬,扬场有风”。古代蒸冬是为了庆贺阳至,冬至以后阳生,正如杜甫诗中所写“冬至阳生春又来”。
山东有些地区,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,叫做团圆子或冬至团,即“汤圆”,以象征团圆。饽饽和蒸窝头其实是团圆子的演变。
山东民间有关冬至日的习俗内容丰富,形式各样。
古代济南、济阳等地,官府庆贺如同春节,读书人也相互赠送贺卡。
莒县的士大夫阶层举行酒会,叫做“消寒会”,画“消寒图”。邹城则画九九图,同时亲朋之间互相赠送御寒用具,农家儿童则做“拿寨”、“打瓦”的游戏,少年开始学武术,叫做“看冬”,但是没有拜贺的习惯。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,乡人非常悲痛,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。
临沂民间认为,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、固房屋的日子,家家户户用*纸剪制衣服,焚于墓前,而后添土。莒县则祀祖于祠堂,仪式十分隆重。
崂山旧俗,冬至分两天过节,**天叫“鬼冬”,摆供祭祖,吃水饺;第二天叫“人冬”,吃包子。
临沂、历城、临朐等地的妇女,习惯回娘家。庆云、无棣从这天开始窖菜,妇女开始做针线。曲阜的妇女节前就做好布鞋,于冬至日赠送舅姑。邹城开始筑地窖、织席和纺线。
日照民间传说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、云迎日落,则来年大吉。
即墨民间根据冬至日期在当月的月初、中旬或下旬来预测当年冬天的寒暖,民谣说:“冬在头冻死牛,冬在中暖烘烘,冬在尾冻死鬼。”兖州市冬至修燧灶以祈求长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