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城市道路建设的完善,不少市民驾车出行会感觉被“限速”,明明顺畅的道路却不能提速。在青岛的你,有过这种感觉吗?
快速路限速标准要提高?官方*新回应
针对道路限速问题,有市人大代表提出了提高行车限速标准的建议,交警部门将结合道路设计、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、交通事故情况、交通流量等因素,合理调整市区道路*高限速值。
市人大代表、青岛大学法学院教授董和平提出“关于市区道路提高行车限速标准的建议”。他认为,道路通畅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,人们的通行效率也是提高工作效率、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方面。
目前青岛市区很多主干道行车限速过低是一个主要问题,比如,银川路、海尔路、海口路限速每小时50公里,老城区的一些路段甚至限速每小时40公里。这样低的行车速度限制,既不利于方便大家出行,也与市区道路建设普遍质量较高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。
提高市区道路行车限速标准: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车辆通行效率,缓解交通拥堵;不会增加交通安全的危险性,因为车辆的行驶速度*终是由实际的道路状况决定的;要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做法。
因此,建议市区道路行车限速标准普遍提高至每小时60公里;个别道路设施好、车辆不密集的道路,可以提高限速至每小时70公里;道路设施较差或****区域,比如学校、重要机构所在区域或公共活动区域,可以实行**、定时限速,标准为每小时50公里。
智能交通识别交通拥堵“热”点
针对提出的建议,市公安局进行了答复,自2013年10月起,在市委、市**的大力支持下,我市共投入7亿元建设了青岛市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项目(一期工程)。该项目主要包含 “一个中心”(数据中心)、“三大平台”(智能管控平台、综合应用平台、信息服务平台)和“八个子系统”(交通信号控制系统、交通流采集系统、交通诱导系统、信息发布系统、综合监视系统、交通执法系统、指挥调度系统、安全管理系统)及其他配套设施,基本覆盖了我市市区主干道、次干道和快速路。
2015年,随着一期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,我市市区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主体框架初步建成,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上新台阶。为进一步提高全市道路通行效率,交警支队深知交通管理工程措施对缓堵工作的重要性,将“智能交通系统深度应用于交通组织优化”作为缓堵“发力点”。近年来,在中心城区34处道路节点实施道路基础设施微观改造;在179处拥堵节点实施了可变车道、潮汐车道、调头车道、车道拓宽、路口渠化、公交站点优化等一系列精细化交通组织优化措施;施划公交车专用道37条、里程达到178公里。
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过程中,根据我市地理和道路交通运行特点,市公安局组建了一支由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、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、交通工程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交通信号调优工程师团队,采用青岛本地化交通信号控制软件系统,规划设计了以“边界缓进快出、内部过境快行、单点疏通提效、外部绿波疏散”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策略,形成了覆盖市区644个路**通信号配时基础方案体系。
自2015年以来,市公安局依托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,对52条常发性拥堵主要干道实施了“绿波带”协调控制,对36个早晚高峰经常出现拥堵现象的路口进行了溢出控制,对交通需求量大的8大商圈实施了区域需求控制,对两个基于关键点的区域实施了控制以及对644个路口实施了单点动态优化。
据统计,2016年全年累计进行交通信号优化3081次,通过52条主干道的效果分析,全年平均停车次数减少43%、行程时间缩短20%。通过交通组织优化、交通信号优化、交通安全设施完善等多项措施的实施,青岛市区的交通拥堵现象有效缓解,车辆平均运行速度有较大提高。交警支队通过**调查,涉及东海路、山东路、福州北路、银川西路、合肥路、贵州路,由50km/h提升至60km/h(学校门口及其他特殊路段限速值单*设置)。
目前,以上道路限速调整方案已实施。交警支队将会密切关注限速调整方案的实施效果,对沿线道路信号配时方案进行同步优化,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。下一步交警支队将结合道路设计、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、交通事故情况、交通流量等因素,合理调整市区道路*高限速值,并同步完善限速标志牌等交通安全设施,缩短出行时间,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。